“以前这条路全是垃圾,我们出行得借隔壁小区的路走,都不知道怎么给朋友介绍我家住哪,现在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家就在‘红枣共享家园’哩!”1月8日,家住枣园街道枣园西路社区的“红枣共享家园”的居民刘建平开心地说。
“红枣共享家园”项目,是枣园西路社区通过党建共建联建,探索“片区共治”模式,将辖区内5个老旧的企业家属院改造而成,不仅推动了老旧小区从“散乱失管”到“共同治理”的转变,更是实打实提升了近360户居民的居住环境。
“这5个院子共用这一条通道出行,由于靠近主干道,以前经常有外来车辆停放,还堆着各种废旧家具和垃圾。改造就是希望解决居民的出行难题,提升人居环境,把消防通道留出来,也是给居民们一份安全保障。”枣园西路社区党委书记杜娟介绍道。老旧小区不仅要“改”好,更要“管”好,实现“一次改造、长期保持”,才是提升老旧小区居住品质的治本之策,这正是他们今年着力推进“红枣共享家园”项目的初衷。
改造前期,由于大家对方案不了解,且在资金承担和人员管理方面存在分歧,5个家属院都不支持。“我们就逐户走访征集意见,再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讲政策、说方案,不行就继续上门走访。”杜娟说。为了促成这次改造,社区先后召开党建联合会、老党员议事会、居民代表会、院落板凳会、企业座谈会、网格工作会等30余次,并发动爱心组织和人士筹措资金。
达成共识后,社区从清理杂物、修缮路面、疏通管网、优化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入手,并在枣园西路主干道与公用通道的交叉路口处设置共享门岗,安装车辆识别系统和电动车充电柜,规范公共停车和通道管理。杜娟说,“管理严格以后,外来车辆进不来,5个院子共享车位,内部停车位就足够居民使用了。”
据了解,“红枣共享家园”还引进了信托制物业,探索推行老旧小区连片治理。物业负责环境卫生、安全生产、车辆管理和设施维护等工作,对停车费、充电费和管理费等公共收支面向居民公开,居民不仅能了解小区管理的具体情况,还能更方便地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此外,社区还结合老院落、老厂区的原有风貌,采用工业元素打造宣传文化长廊,展示院落介绍和厂区旧照,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我们还计划继续完善设施设备,修缮整体墙面,引入人员通行闸机,进一步优化居民的出入体验,为居民打造更加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杜娟说。
编辑:莲湖融媒
@2000-2024 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