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臊子面的温情接力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06/10 17:47

  “老伙计,感谢这‘周五臊子面日’,让咱们每周都能见面谝闲传,还能给年轻人谝一下老陕做臊子面的讲究,日子美滴太!”6月6日,在莲湖区环西街道铁塔寺社区的睦邻食光餐厅里,70岁的志愿者王根群在忙碌之余,不时与陆续前来的邻居们聊上几句。

  3个月前,铁塔寺社区改造了一间空房,开了这间老年人爱心厨房。厨房开起来了,谁来运营一度让社区头疼。这时,辖区爱心志愿者刘泽林站了出来,担纲餐厅负责人。

  刘泽林是90后,做志愿服务6年多了。他说,自己主要做应急救援方面的志愿服务,也在其他社区的爱心餐厅当过志愿者。看到其他社区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到爱心餐,他心里常想:自己所在的社区要有间爱心餐厅,那该多好呀!所以,一听说社区爱心餐厅需要人负责日常运营,他就毫不犹豫地联系了社区。

  运营一间爱心餐厅,仅靠刘泽林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在社区的协助下,刘泽林招募起志愿者。很快,69岁的何淑兰来了,70岁的李淑花带着老伴儿王根群也来了……

  王根群年轻时给多家单位做了30年的饭。来到睦邻食光餐厅后,他担当起厨师的重任,每周给老年人做一顿酸爽的臊子面。李淑花负责烧水、下面条。何淑兰则负责将香气扑鼻的臊子面,一碗一碗端给老人们。刘泽林在就餐老人间不停穿梭,了解他们的就餐需求,保证老人们的就餐安全。

  慢慢地,社区蒲公英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也来了。就这样,在志愿者们的支持下,睦邻食光餐厅一点点热闹起来。

  刘泽林说,这间爱心餐厅以后会根据老人们的需求进行调整。他们餐厅最大的优势是没有人力成本,是志愿者一起用爱心运营起来的。考虑到餐厅长期发展,只对80岁以上老人免费,其他居民和新就业群体收取每人每餐6元的成本费。

  在社区党委书记张远勃眼中,志愿者们的爱心接力,让爱心厨房真正“活”了起来。如今的睦邻食光餐厅,已超越了单纯提供餐食的功能,还成为居民们情感交流的温馨港湾。

  每周五上午10点多,厨房里便热闹起来。爱做饭的居民围在操作台前,和王根群热烈讨论着和面的技巧——“面里得加勺盐,揉出来才筋道”;探讨臊子的调味秘方——“香醋得最后放,才能激出香味”;研究骨头熬汤的诀窍——“小火慢炖,炖出的汤才够醇厚”。餐桌前,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地唠起臊子面的故事。从孩子满月时寓意长寿的臊子面,到新人结婚时象征美满的喜面,桩桩件件都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念想。青年志愿者们坐在一旁,安静地聆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温暖故事,用笔墨将这份幸福永远珍藏。

  “这种‘美食+记忆’的互动模式,既传承了地域文化,更构建了代际情感共同体。”张远勃感慨道,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串起了邻里间的深厚情谊,也架起了居民沟通的桥梁,让铁塔寺社区变得更温暖、更和谐。

编辑:莲湖融媒

@2000-2024 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