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莲湖区枣园西路社区储运公司家属院,路边花坛里新移栽的月季花苗在阳光下舒展枝叶。谁能想到,这处花坛,半年前还是堆满废旧家具、蚊虫滋生的卫生死角。2024年底,枣园西路社区将5个老旧院落纳入“共享门岗”统一管理。今年3月,一支由13位退休老人组成的“青松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他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助力老旧社区“焕新”。
“社区为我们加装充电桩、改造道路,我们这些老邻居也想搭把手!”提起志愿服务队,68岁的队员李继伟眼神瞬间明亮起来,如数家珍般说起成立以来解决的桩桩件件。
今年4月,女贞树果实成熟后黏液不断滴落,造成两侧车位地面与车辆布满黏腻污渍,既难以清洗,又影响停车环境,导致该区域12个机动车车位长期闲置。队员们连夜绘制问题分布图,协调社区与共建单位完成树木修剪。在清理废旧家具行动中,队员们带头分类整理,带动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参与;加装电动车充电桩时,志愿队逐户征集意见,与社区、居民共同协调用电问题,最终在主干道尽头两侧建成充电桩。此外,主下水井盖污水外溢、院子里90度直角转弯处存在视野盲区、家属院北门路面坑洼……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都在志愿服务队的参与下一一被攻克。
这支由退休职工、老党员组成的队伍,平均年龄75岁,最大84岁,最小66岁。每日清晨和傍晚,队员们都会穿梭在5个院落间,发现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拍照上传至“社区联动微信群”。“微信群就像我们的线上指挥部,社区、物业、共建单位实时响应。”志愿服务队队长刘建平说。
除了环境治理,志愿服务队还组建了红白理事会,只要院子里谁家有红白喜事,队员们都会主动上门帮忙,用温情服务凝聚邻里情谊。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们让5个院落425户居民的生活发生显著变化。
“民生问题平均解决周期大大缩短,志愿服务队功不可没!”枣园西路社区党委书记杜娟说,他们就像社区的“移动探头”,很多问题在萌芽阶段就被发现解决。近期,社区在共享主干道也就是消防通道上投放了隔离花篮,既美化环境,也杜绝车辆违停占道,作为推进人车分流的前期尝试。后续将根据居民反馈,决定是否扩大投放范围,逐步完善道路规划。
“共享门岗”带来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连通,更是居民身份的蜕变。“以前主干道一到晚上就堵得水泄不通,消防车根本进不来。”居民王师傅指着身后的活动室感慨,“现在不仅有了充电桩、规划了停车位,还新开辟了活动室,大伙能喝茶、下棋、打乒乓球。等我退休了,也要加入志愿服务队!”
“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小区事务,协助社区开展了许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杜娟介绍道,在志愿服务队助力的基础上,社区进一步发挥协调作用,整合物业、居民等多方力量,推动各方紧密协作,才凝聚起强大的治理合力。
她还透露,社区正筹划引入墙面彩绘,以此增添社区的文化氛围与艺术气息。还将在院落主出入口加装智能门禁系统,并搭配花坛隔离带,进一步优化小区的交通秩序。她相信在“共享门岗”的连通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老旧院落将处处充满生机与希望。
编辑:莲湖融媒
@2000-2024 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