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禁毒工作先进个人康耘立 为“迷途者”照亮回归路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07/24 17:21

  “喝油茶啦!”7月18日7时许,莲湖区玉祥门社区的街道上传来响亮的叫卖声,一名男子推着板车,上面放着一个用棉被包裹的大茶壶,里面是西安地道的美食——油茶麻花。

  这名卖油茶麻花的男子叫赵鹏(化名)。3年前,从强制戒毒所出来转入社区康复后,没有收入来源的他,生活陷入了困境。正当赵鹏绝望之际,康耘立出现在他面前。

  “小康说话很温柔,她没有揭我的伤疤,而是想办法帮我。”说起3年前,赵鹏的话语里满是感激。在康耘立的鼓励和帮助下,赵鹏学到了制作油茶麻花的手艺,靠着这门手艺每月收入3000多元,生活逐渐迈入正轨。

  2015年,“90后”康耘立成为玉祥门社区的一名禁毒专职社工。在这个岗位上,康耘立见证了多名戒毒人员从“瘾君子”到“志愿者”的改变。

  “每一名吸毒人员在戒断毒品后都渴望重生,但他们往往缺少勇气和信心,加上人们对毒品的痛恨和对吸毒人员的防备,他们要想过上正常生活困难重重。”康耘立说,帮助戒毒人员真正回归社会就成了她最大的愿望。

  狄玲玲(化名)从强制戒毒人员转为社区康复人员后,因不堪家庭与社会压力,将10岁的女儿留给身患残疾的老父亲,自己远走东北。康耘立了解情况后,联系当地民政部门完成对其女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认定,并帮助其父亲办理了低保、医疗救助等。远在东北的狄玲玲得知康耘立所做的一切后,积极配合社区康复的要求,并利用康耘立联系的线上健康管理师培训资源,掌握了就业技能。

  老王(化名)和妻子都有吸毒史。老王转入社区戒毒时,妻子还在强制戒毒所。康耘立入户走访了解到,老王因找工作四处碰壁,整天无所事事,生活难以维持。于是,她在社区帮助老王找了一份工作,使其生活重回正轨。但刚工作2年多,老王身体又出现了不适,在医院检查出了肿瘤,高昂的医药费让原本生活拮据的他更是雪上加霜。

  康耘立得知后,很快帮助老王申请了临时性救助,并多次上门慰问,联系医生上门服务,还帮老王要回了被拖欠的工资。今年初,老王病情恶化,弥留之间,他拉着康耘立的手说:“小康,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感谢你。你对我太好了!你给了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温暖。”

  康耘立在参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同时,还承担司法调解、社区项目执行等工作。由于涉毒人员普遍存在家庭功能缺失、社会融入困难、复吸风险高的问题,为打破这一困境,玉祥门社区成立了“康耘立回归工作室”,以“家庭—社区联动支持模式”为核心,构建起“禁毒+网格化+志愿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法,为“迷途者”照亮回归路,也为禁毒社会化工作提供了示范。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需要链接更多的社会资源,还需要根据涉毒人员的不同情况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涉毒人员家庭功能恢复,推动他们回归正常生活。”康耘立说。她将自己定位为涉毒人员的“摆渡人”,用真诚和关爱陪伴他们走过人生至暗时刻。

  康耘立也从一名青涩社工成长为2022—2023年度全国禁毒社工师资库成员,并获评陕西省禁毒工作先进个人,其个案“摆渡心灵走向新生”入选省级社会工作优秀案例。

  预防毒品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对青少年的教育尤其重要。现在,康耘立已把一部分精力用在未成年人身上,在社区开设“青春有我绝不‘毒’行”主题课堂,组织青少年观看禁毒影片,组织禁毒主题手绘展……“我从小就在玉祥门社区长大,现在用心服务社区居民让我很有成就感。”康耘立说。

编辑:莲湖融媒

@2000-2024 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