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湖区:“执前扣划”让司法服务加速度
来源:悦享莲湖 时间:2025/08/18 18:02

  盛夏的西安,高温炙烤着街道。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法官干警奔波于多家银行间,额角的汗珠折射出为民解困的执着;千里之外的新疆,几名商户拿着刚到账的欠款红了眼眶。这两个看似遥远却紧密相连的场景,共同诠释了莲湖区法院“执前扣划”机制的实践价值——用审执联动的高效,为矛盾纠纷化解按下“快进键”,让司法服务既有力度又有速度。

  从僵局到破局

  “法官,这样调解为我们省了不少执行费,真是太感谢了。”7月28日,原告某企业负责人将一面印有“业务精湛为民解忧无畏酷暑帮企纾困”的锦旗送到莲湖区法院,对承办法官赵震团队公正高效化解纠纷、心系企业排忧解难表示诚挚谢意。

  7月中旬的一个燥热午后,莲湖区法院调解室内气氛焦灼。“法官,不能给对方解除保全措施。账户解冻钱就没了,我们坚决不同意。”“账户里的钱可以全部支付给你们,公司要正常运转,现在工资发不了,员工都开始申请劳动仲裁了。这么多年的合作,这点信任都没有吗?”“信任是相互的,拖了我们这么久,早消磨尽了。”

  这是一起企业间买卖合同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对话,对于案件基本事实双方其实没有争议,被告也有付款意愿,却因原告申请账户保全陷入僵局:不解封账户,被告无其他钱款支付货款;解封账户,原告又担心货款打了水漂。

  眼看调解即将破裂,承办法官赵震想到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执前扣划”指导性案例——能否不解封账户,直接将保全款项扣划给原告?

  赵震当即向审管办、执行局确认方案可行性,得到肯定答复后迅速提出方案:“不解封账户,直接将保全的金额扣划至法院账户内,再行发放给原告,你们双方有没有意见?”得到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赵震逐一梳理调解细节,待双方当事人签订完书面协议,已是晚上8点。

  次日清晨,赵震早早来到办公室,制作好相关扣划文书后,就带着书记员前往银行。在不影响正常开庭的情况下,他们3天内跑遍7家银行,反复核对信息、办理手续,最终将200余万元案款全部扣划完毕。

  从奔波到省心

  “这个‘执前扣划’举措,不仅省去了我们奔波于执行程序的时间与精力,还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法律对权益的保障……”8月1日,莲湖区法院枣园法庭收到了一封来自新疆商户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感激。

  这笔让商户们牵挂的款项,源于陕西某餐饮管理公司的拖欠。该公司承包新疆某职工食堂期间,迟迟未支付数家商户的经营收益。无奈之下,商户们远赴西安起诉,并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迅速行动,冻结被告基本账户,足额保全涉案款项,并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调解协议生效后,考虑到按照司法流程,案件需进入执行程序,不仅会产生执行费用,还需要当事人再来一趟西安,于是,承办法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工作指引,启动“执前扣划”机制,在取得双方同意后,直接协调银行跳过执行立案环节,将保全案款扣划至法院专户,再点对点发放给商户。至此,案件圆满解决。

  从案例指引到常态实践

  这两起案件的高效化解,是莲湖区法院将“执前扣划”从“案例指引”到“常态实践”的持续探索。自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推动矛盾纠纷执前化解的工作指引》及指导性案例以来,莲湖区法院主动探索“执前扣划”机制的落地路径,组织法官深入学习理论、研判典型案例,打通审判与执行环节的衔接堵点,确保在取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快速启动扣划程序。

  截至目前,莲湖区法院已通过“执前扣划”化解5起纠纷,为企业和个人实现债权300余万元,直接省去执行费用3万余元。更重要的是,这些案件均未进入执行程序,既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也节约了司法资源,让矛盾在源头得到化解。

  “‘执前扣划’的核心,是站在当事人角度解决问题——企业怕钱跑了,我们用扣划保安全;异地当事人怕折腾,我们用简化流程减负担。”莲湖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既是“如我在诉”司法理念的实践,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行动,莲湖区法院将持续深化此类创新机制,让司法服务更高效、更贴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坚实法治力量。

编辑:莲湖融媒

@2000-2024 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