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新房钥匙,本应是小区居民们最高兴的时刻。但在莲湖区北关辖区的一处新建小区,喜悦很快被焦虑取代:因开发商“五证不全”,业主们无法办理房产证,落户手续也随之“卡壳”。眼看着适龄儿童入学报名截止日期一天天临近,不少家长急得团团转,“没有户口,孩子怎么上学?”
“买房的时候开发商承诺‘手续齐全’,可一到办证才发现五证不全,落户根本走不通。”业主王女士回忆,眼看孩子马上要上一年级,家里人每天愁眉不展。
情况一传到公安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社区民警高晟第一时间将其列为“头等大事”。“群众的事拖不得,尤其是孩子上学。”他立即开展入户走访,逐家逐户核实实际入住情况,摸清未落户家庭底数和儿童入学需求,整理出一份详细的“居民落户台账”。
很快,高晟手里攥着的,已是一摞厚厚的材料。但问题的关键仍未解开——房产证缺失,落户手续缺乏依据。
“政策是刚性的,但群众的困难是具体的。”高晟明白,若一味强调程序,居民的诉求将难以解决。于是,他抱着资料奔走于多个部门之间,电话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政策条款和对接人员联系方式。
有工作人员直言:“不符合规定,没办法操作。”高晟却没有放弃:“如果房产证暂时办不了,能否从门牌号审批入手?只要能确认实际居住,就能先解决落户身份。”
为推动问题解决,高晟主动向管委会反映,促成了一场由管委会牵头,公安、民政等多部门参加的联席会。高晟拿出调查报告:小区入住率超90%,水电缴费记录齐全,购房合同有效完备。他郑重地说:“这些居民不是‘空挂户’,他们在这里生活、纳税,他们的孩子需要在这里读书。能不能特事特办?”
翔实的数据和真诚的态度,赢得了各部门的理解与支持。最终达成一致:由街道特批门牌号,派出所依据门牌号及居住证明办理落户手续。困扰居民许久的难题,终于迎来了“破冰时刻”。
落户手续启动当天,高晟和户籍民警一早便投入工作,加班加点审核材料,逐户通知办理流程。居民王女士感慨:“高警官连午饭都顾不上,就怕耽误了孩子报名。”
6岁的童童(化名)成为小区第一个成功落户的孩子。他的妈妈红着眼眶说:“原本都打算回老家借读,没想到民警真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9月开学前,小区适龄儿童全部顺利完成落户与报名。焦虑的家长们终于松了口气,孩子们背上了新书包。当居民们把写着“解民之忧、排民之难”的锦旗送到派出所时,高晟只是笑了笑:“看到孩子们能顺利上学,比什么都强。”
编辑:莲湖融媒
@2000-2024 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