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湖区:筑牢新兴领域红色阵地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09/10 14:42

  

  在红庙坡街道红辉社区,“莲心港湾”是外卖骑手最爱来的地方。这里备有充电器、急救药箱、雨衣雨伞等,门外的4个换电(池)柜方便骑手给“坐骑”换电(池)。

  9月2日,外卖骑手任小娟告诉记者:“我累了能在这里歇脚。这里夏有清凉饮品,冬有暖心物资,很方便。”

  近年来,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基层党建的新阵地。莲湖区加强新兴领域党建,以组织建设为根基、以作用发挥为关键、以服务保障为抓手,推动党建与新兴领域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新经济组织激活发展新引擎

  “以前,企业找资源难、对接政策散。自从加入科创产业集群党委,我们不仅能及时获取高企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支持,还通过党委组织的资源对接会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玉祥门商圈科创产业集群党委书记张洁说。

  针对新经济组织“分布散、联动弱”的特点,莲湖区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会同环城西路街道办以玉祥门商圈为试点,创新构建“1+3+X”产业集群党组织体系——“1”即商圈党建联盟统筹引领,“3”即三大产业集群党委分别牵头,“X”即集群内百余家企业党组织协同联动。

  组织体系建起来,服务效能更要提上去。莲湖区充分整合企业阵地资源,为每个产业集群打造专属服务空间,形成“一集群一阵地,一产业一特色”的服务矩阵。张洁介绍,华为云(莲湖)联合发展中心党支部牵头打造的产业集群党建赋能中心,已为集群企业提供学习培训40余场、业务办理200余次。

  在党组织的牵引下,今年以来,在莲湖区,各产业集群精准开展特色活动:科创产业集群举办“知识产权普法”“合规发展风险管控沙龙”等活动12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引入西安人才测评中心,为企业招揽专业人才;传统商贸业集群推动老字号品牌与新兴电商平台合作,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莲湖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余家,新经济组织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新社会组织彰显担当作为

  西安大兴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先后获得陕西省五星级党组织、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9月2日,医院党委副书记梁红娟告诉记者,医院坚持“三培养”的党建工作模式,通过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共产党员、把共产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医院领导和科室负责人,为医院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多亏了蒙医生,要不真不知道后果会怎样。”去年10月,西安大兴医院主治医师蒙敏与家人在宝鸡一景区游玩时,目睹一名演员摔下马背、失去意识。蒙敏迅速翻越栅栏冲进马场,高喊“我是医生”并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经过4分钟的抢救,挽救了演员的生命。

  莲湖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莲湖区健全政治引领机制,设立交通运输、外卖餐饮行业党委,同时积极搭建学习提升平台,推荐区级行业协会商会班子成员参加西安市企业家经营能力提升短训班。此外,莲湖区还积极引导新社会组织践行社会责任,发动行业协会商会开展“百企莲心行”“社区志愿行”等活动,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彰显新社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

  新就业群体找到城市“归属感”

  冰绿茶、绿豆汤整齐码放,清凉油、防晒帽一应俱全……8月中旬,一场关爱新就业群体的“友好服务季”活动在大唐西市广场举行,身着各色工服的新就业群体近百人参加了活动。

  “我刚送完单,浑身都湿透了。在这里喝上一杯饮料,真解渴。”外卖骑手王师傅擦着额头的汗,脸上露出笑容。

  针对新就业群体“奔波在外、保障不足”的痛点,莲湖区以“友好场景建设”为抓手,推出10项友好举措,持续开展友好服务季活动,用实打实的关爱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城市温度。

  莲湖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硬件支撑上,莲湖区依托现有阵地资源,挖掘升级各类驿站:联合辖区电动车市场建立“微服务”联盟,提供车辆维修、安全培训等服务;吸纳20余家老年餐厅、餐饮商户成为“友好餐厅”,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提供优惠餐食。

  在软实力提升上,莲湖区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服务活动;组织友好医院与社区党组织共建联建,提升新就业群体应急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邀请新就业群体走进博物馆、文化馆,感受西安历史文化魅力。

  与此同时,莲湖区将新就业群体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志愿巡逻、政策宣传等工作,实现以参与促融入的良性互动。

编辑:莲湖融媒

@2000-2024 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