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啊,去‘欢乐多’!”自今年6月,每逢周四上午,莲湖区西关街道草阳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外,总能听见这样的招呼声。9月11日上午8时许,居民黄世珍老人揣着期待,早早赶来赴约——这场持续数月的“幸福约定”,正是草阳社区“银龄关爱计划”为老人们编织的温暖日常。
自2020年启动以来,“银龄关爱计划”已陪伴辖区老人走过五个春秋。草阳社区始终以老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内容。今年初,社区党委书记郭玮在走访中发现,老人们常有心里话想倾诉,却因走访时间不固定导致老人们难以及时表达。为此,“银龄关爱计划”之“居家人·欢乐多”项目应运而生,项目不仅设置了“乐活养生环节”“左邻右舍美食汇”等环节,还把每周四变成固定“陪伴日”,郭玮和同事们准时守在日间照料中心,带着老人们在互动中解心事、添乐趣。
乐活时光笑声追着阳光跑
9月11日上午9时,“乐活养生环节”准时开场。社区工作人员姜智文站在队伍前,带着老人们做起“拍拍操”:“拍拍手,耸耸肩,咱们慢慢来!”60多岁的黄世珍跟着节奏,动作舒展有力。见身旁的李师傅有些拘谨,她轻声鼓励:“一开始都这样,多来两次就熟啦!”在她的带动下,李师傅渐渐放松,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一套操做完,浑身都轻快,心里更舒坦!”黄世珍笑着说。
随后的手势舞学习,更是让现场气氛热了起来。伴着《茉莉花》的悠扬旋律,老人们跟着节奏抬手、转身,偶尔有人记错动作,身边人不笑不催,反倒鼓掌打气。此刻的日间照料中心,像一间满是暖意的“老年课堂”,没有生疏与隔阂,只有相伴的温柔。
特色课堂晚年生活添新彩
除了互动活动,社区还盘活辖区资源,请来“银龄专家”开设特色课程,让老人们的周四时光更有“料”。养生讲座上,老师带着大家练八段锦,分享“怎么吃更健康”“日常如何护关节”等实用窍门;艺术课上,老师引导老人们发现生活里的美,一支画笔、一张宣纸,让大家在创作中找到久违的乐趣;法律权益讲座上,一个个“免费赠礼”“低价旅游”的真实案例,让老人们摸清了诈骗套路,也学会了如何守护自身权益。
“真没想到老了还能学画画,学法律!”居民王师傅拿起自己画好的一把团扇说。为了给老人创造更多乐趣,社区推出了“巧手匠心”手工课。课堂上,老人们绘团扇、写毛笔字、做小盆栽,作品既能带回家留念,也能摆在照料中心展示。
美食汇里邻里情暖似家人
“左邻右舍美食汇”环节,更是把家的温度“拉满”。“刚开始,我们设置这个环节是让大家每人准备一道菜,一起分享美食,共度时光。慢慢地,老人们不再满足一起吃饭,开始拿着食材过来一起做饭。”9月11日,回忆起前不久大家一起包饺子的瞬间,郭玮心中依旧充满暖意。“老人们你拌饺子馅儿、我擀皮,不会包的凑在一旁学,熟练的主动上手教。说说笑笑间,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大家边吃边聊家常,仿佛回到了当年大院里的热闹时光。”她说。
更让人暖心的是,不少常来参加活动的老人,主动加入“银发志愿者”队伍:有人提前来布置场地,有人帮忙招呼新来的邻居,还有人带着高龄老人一起做运动。他们从“受助者”变成“参与者”,用行动践行“老有所为、邻里守望”。
如今,每周四的草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早已成了老人们心中的“幸福据点”。“银龄关爱计划”之“居家人·欢乐多”项目,不仅是一场场活动的集合,更织就了一张“老年互助、邻里守望”的温暖网络。在这里,老人们不再是“被照顾的对象”,而是能发光、能创造的生活主角。
编辑:莲湖融媒
@2000-2024 西安网 版权所有